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召旭
8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山东将加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力度,力争到2025年,我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预期指标达到10件。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高兆阳介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纳入了国家、省“十四五”规划及知识产权专项规划。根据有关规定,高价值发明专利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情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这5种类型的高价值发明专利,聚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造,突出创新成果转化实施质量和效益,着眼全球专利布局,反映了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形势需要。
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确定,到2025年我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预期指标10件,实现这一目标,年均增幅要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近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山东从提增量、转存量、优服务三个方面,加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力度。
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调整优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联合省财政厅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共遴选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43项,省财政给予奖补支持。
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企业、服务机构中,组织遴选专利转化专项计划试点项目47项。立足强供给、促需求、优服务,重点是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专利技术,通过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向中小微企业转移,激活“沉睡专利”,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我省的专利转化计划,入围了全国第一批专利转化试点省份,获得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
优化高价值知识产权服务。优化专利优先审查制度,推动优先审查资源向重点行业、企业和高价值专利倾斜,优先审查由7日压减至3日;组织开展产业、区域、企业专利导航,服务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在省、市、企业三个层面推进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东营橡胶轮胎、海尔智慧家电等区域或产业运营中心相继获批运行。
目前,全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达到4.94件。